本文目录
桂林彩调徽州民歌的代表作品广西彩调剧的特色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它起源桂北,分布甚广。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历史沿革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徒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
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辛亥革命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摇旦腔、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强盗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板类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的有“一条龙”、“三点头”也叫“长锣”、“一钹”、“三钹”“四钹”等。
彩调表演中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矮子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遮羞扇、摆扇、摇扇、抛扇、滚扇、波浪扇、合壁扇、反接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浆、撑篙、刀枪,真可谓万能道具。
各行当的亮相也称“亮台”,作多达十余种。有台角亮相、开扇亮相、抬扇亮相、压扇亮相、侧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有金鸡独立、伏虎卧龙、醉仙卧枕、回头望月、秋波回顾等。
角色行当
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生行
细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
小生多饰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有志青年,表演唱、做、念、舞并重,以演载歌载舞的小戏居多,其中不少角色原为丑行应工,1949年后,因丑行面部化妆涉嫌丑化劳动人民而改由小生行应工。如《王三打鸟》的王三等角色即是。
老生多饰年事已高的正面人物,鹤发白须(贴须),重唱功。如《五子图》的许凤山,《五娘剪发》的张广才,《土地帮工》的土地神等。
娃娃生饰未成年的小孩,如《王麻接姐》的王麻,《狗保闹学》的狗保及学童等。演出时,常以学员扮演或由花旦、小生代脚。
旦行
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花旦常演载歌载舞的戏,表演敏捷优美,活泼热烈、俏丽可爱,唱、做、舞并重。如《王三打鸟》的毛姑妹,《龙女与汉鹏》的龙女,《刘三姐》的刘三姐等。
正旦言行稳重,举止端庄,以唱、做见长。如《换子记》的庞氏,《下南京》的三妹,现代戏《三朵小红花》的妈妈等。有时也饰性格开朗,办事泼辣的人物,其表演近于摇旦,如《双打店》的孙二娘,《塑菩萨》的张二嫂等。
老旦所饰人物有白发持杖的婆婆和一般老妇人,性格多样,身份不一,均以唱、做为主。如《娘送女》的妈妈,《换子记》的家婆,《媳厉婆》的婆婆等。
摇旦又名丑旦,多饰泼辣的店二嫂、媒婆和巫婆等人物,表演重念白和做功。如《刘三姐》的媒婆,《凉亭斗火》的二嫂子,《恶媳变牛》的媳妇等。
彩调剧中,旦行的剧目很丰富,有“无旦不成戏”之说。
丑行
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
正丑所饰人物多为农民和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有老有少,性格各异,均为喜剧中正派人物,表演诙谐滑稽,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如《油漆匠嫁女》中的胡漆匠,《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烂丑多饰演不务正业之辈,以扭矮桩为主要步法,面部肌肉灵活,喜怒无常,言行滑稽,以念、做见长。如《王二报喜》的王二,《汪三吹烟》的汪王,《双打店》的胡瓢二等。
褶子丑又句长衫丑,所饰人物多是较有身份者,表演以高、中、矮桩为基本步法,念、做见长,扇花技巧较多。如《隔河看亲》的刘老爷,《洗绣鞋》的马金龙,《半夜拜菩萨》的县官等。彩调剧丑行的表演富于特色,剧目较多。
文献介绍
1.彩调艺术研究/蔡定国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271页.--(广西各族民间文艺研究丛书)
2.彩调音乐/沈桂芳编写.--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215页
3.桂剧壮剧彩调剧移植革命样板戏唱段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南宁:编者,1975.--83页
4.广西戏剧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314页
5.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19,723页
6.桂林玻璃桥那里有彩调..但是要5块钱门票.
徽州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歌曲等。小调中又有不少民俗、歌舞。早在八十年代初,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牧牛花鼓》、《猜谜对歌》、《十二月花》等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向国内外发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将屯溪民歌《小石桥》作为听众欣赏节目向听众播放。199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国外播放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十二月花》,2005年屯溪民歌《小石桥》被列入中学生音乐教材。徽州民歌与徽州民谣有着相通之处,既被广泛传唱,又十分朗朗上口。古时徽州的民歌民谣不计其数,只可惜如今都面临着濒危的窘境。下面收集录入的民歌文稿有的比较原生态,保留了方言古汉语的文字及押韵特征;有的因为当地方言无法找到对应的汉语文字,故通过白话的方式进行表述。作品:《黟县十二都小唱》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一都城内冷清清,二都田多少人犁,三都萝卜似雪梨,四都白菜似粉皮,五都农家扁担皮,六都西递水如金,七都来往最便利,八都讲话又一类,九都出柿还有栗,十都剿匪把民欺,十一二都山边临,田薄担瘦难旺兴。古徽州一般富人家待字闺中的女子总是就着私塾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文墨。一旦嫁给商人,饱尝商人妇的痛苦时,便会有感而发形成文字,倾吐积郁于心的愁苦。于是徽州就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商人妇的歌哭艺术。歌哭词从不同的角度披露了”留守女人“的痛苦经历和心理。作品:《送郎》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送郞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叫俺郞哥困下添。今日枕头两边热,明天枕头热半边来凉半边。
送郞送到床笫沿,拍拍床笫叫我郞哥坐下添。今日床沿两人坐,明天床沿做半边来空半边。
送郞送到窗槛前,推开窗槛看青天;但愿青天落大雨,留我郞哥再住一日添。
送郞送到墙角头,抬眼望见一排好石榴;有心摘个给郞哥尝,只怕郞哥尝了一去不回头。
送郞送到庭院前,望见庭前牡丹花;郞哥啊,寻花问柳要短命死,黄泉路上我也要和你结冤家。【注释】:困下添,是徽州方言中较为常见的倒装句[如“吃饭不曾(有没有吃饭)”],意思是“多睡一下”。困,即“睡”;添,添加、多。落大雨,即”下大雨“。
徽商远出经商,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商人妇只有年复一年的等待。她们就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描写的守着空船的商人妇一样,暗恨“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暗生了“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悔意。作品:《宁愿嫁给种田郞》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悔呀悔,悔不该嫁给出门郞,三年两头守空房。
图什么高楼房,贪什么大厅堂,夜夜孤身睡空房。
早知今日千般苦,宁愿嫁给种田郞。
日在田里忙耕作,夜半郞哥上花床。作品:(名称不详)(节选)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斜倚门框手叉腰,望郎不回心里焦。望年望月望成双,单望那床几驮妹,妹驮郎。
这是一首流行于黟县宏村、关麓村一带哭夫早逝的哭歌词:作品:(名称不详)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生是十都宏村女,嫁到四都关麓村。夫君二十零八岁,奴家二十零六春。
正是弹琴弦却断,日月明映被云遮。天上降下无情剑,斩断夫妻恩爱情作品:《送寡妇上坟》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日如年,夜如年,披上个麻袋更可怜。
低头化纸钱,纸灰化着花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作品:《茅花青青》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茅花青青呀,葛筋金黄黄。打双新草鞋,雉哥快穿上。
箬皮青青呀,竹篾金黄黄。打顶新箬笠,雉哥也戴上。
麦苗青青呀,油菜金黄黄;出门雉哥哥,畀妹记心上。作品:《扁荚藤》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扁荚藤,随地生,外公外婆接外甥。
外公接得哈哈笑,外婆接得笑哈哈。
舅爷接得忙打转,舅姆接得苦巴巴。
实劝舅姆别叫苦,同是一树好桃花。
外公畀囝一包糕,外婆畀囝一包糖。
舅爷畀囝几本书,舅姆送囝进学堂。
读了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街竖旗杆,后街做祠堂。【注释】:囝/囡,方言,即“孩子”。外甥,徽州方言中,“外甥”、“外孙”同音作品:《过路哥哥莫多言》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男:好塘清水好塘莲,好个女子坐塘舷。
女:过路哥哥莫多言,一心出门去赚钱。
男:红花美女处处有,只怕银钱不凑手。
女:十指尖尖白笋芽,肩头担饭手拎茶。
男:当初叫尔嫁畀俺,冬穿绫罗夏穿纱。
女:不嫁畀尔出门郎,三年两头守空房。不嫁畀出门老鸦喳,三年两头不归家。宁愿嫁畀种田郎,泥脚泥手爬上床。日陪公婆堂前坐,夜陪夫君在绣房作品:《嫁女哭轿》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女肉呀,尔家官人爹,敬尔一杯酒啊,孝敬公婆天喏天呀
女肉呀,尔家官人爹,敬尔两杯酒啊,孝敬丈夫海洋深呀
女肉呀,尔家官人爹,敬尔三杯酒啊,好儿就好女呀,到身边啊作品:《寡妇哭丧夫》版本地区具体内容黟县半世死呀,害得我苦命啊
年轻又年幼呀,没有盘算啊
天空竟降无情剑,斩断我侬恩爱情啊作品:《十二月花名》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歙县正月梅花对雪开,二月杏花迎春来,三月桃花红搭白,四月蔷薇朵朵开,五月石榴枝枝红,六月莲子结蓬蓬,七月菱角飘水面,八月桂花满园香,九月金菊家家有,十月芙蓉赛牡丹,十一腊月无花采,雪花飘飘待春来。作品:《十送郞》版本地区歙县一送郎,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睡睡添。
二送郎,送到床前面。拍拍床梃坐坐添。
三送郎,送到槛闼(窗户)边。开开槛闼看青天;
有风有雨快快落,留我郎哥歇夜添。
四送郎,送到房门边。反手摸门闩,顺手摸门闩,摸不着门闩哪一边。
五送郎,送到阁桥头。双手搭栏杆,眼泪在那流;
撩起罗裙擦眼泪,放下罗裙凑地拖
六送郎,送到厅堂上。先帮哥哥撑雨伞,再帮哥哥拨门闫。
七送郎,送到后门头。开开后门一颗好石榴。
摘个石榴郎哥吃,吃着味道好回头。
八送郎,送到荷花塘。摘些荷叶拼张床;
生男叫个荷花宝,生女就叫宝荷花。
九送郎,送到灯笼店。哥哥尔不要学灯笼千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十送郎,送到渡船头。叫一声:撑船哥,摇橹哥,帮我家哥哥撑得稳掇掇。
船工唱:我撑船撑得多,不曾看着尔(你)嗯(这)个嫂娘屁哩屁哩嗦作品:《十别》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歙县少年夫君起黑心,踢打妻子想别人。别人妻子不长久,石板栽花不生根。
二别别到我家公,我家哥哥听分明:尔家孩儿要卖我,一碗热茶靠何人?
三别别到我家婆,我家婆婆听分明:尔家孩儿要卖我,锅头淘米靠何人?
四别别到我家儿,我家小儿听分明:尔家爹爹要卖我,供书上学靠何人?
五别别到我家女,我家小女听分明:尔家爹爹要卖我,梳头包脚靠何人?
六别别到我家伯,我家伯伯听分明:尔家弟弟要卖我,浆洗衣裳靠何人?
七别别到我家叔,我家叔叔听分明:尔家哥哥要卖我,菜园地里靠何人?
八别别到我家姑,我家小姑听分明:尔家哥哥要卖我,分猪端食靠何人?
九别别到灶下头,灶司菩萨听分明:尔家相公要卖我,装香点灯靠何人?
十别别到厅堂前,太公老爷听分明:尔家少爷要卖我,揩桌扫地靠何人?作品:《特产》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歙县一月扛锄挖冬笋,万家争作羹与汤。二月梅花初破绽,烘烤精致喷喷香。
三月春笋尖尖角,干藏鲜食两相当。四月新茶随雨绿,樱桃红透且先尝。
五月三潭枇杷熟,香菇木耳又下床。六月花红赶紧摘,杨梅桃李要登场。
七月满地西瓜熟,甜瓜脆来三花香。八月加工黄花菜,雪梨白嫩名远扬。
九月蜜枣山核桃,香榧板栗猕猴桃。十月柑橘挂满树,红柿鲜甜金桔香。
十一月里采贡菊,包包菊花进药房。十二月里雪花飘,荸荠甘蔗窖中藏。这是一首叫卖歌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歌)传承人——操明花曾经在CCTV音乐频道倾情演唱。作品:《卖花线》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歙县今早天气(嘛)好(啊呀),担子又挑上了肩肘膀(呀),一挑挑到大姐面,早上买花线(嘛咿呀嘿嘿)。这首歌曲再现了夫妻日常生活中相互斗嘴时的场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歌)传承人——凌志远曾倾情演唱。作品:《夫妻怨》版本地区具体内容歙县东边打小鼓,西边打小锣啊;打打花鼓,好唱(嘛)配好锣。(敲锣打鼓)
女:今打今夜鼓,明打明夜鼓,今生今世嫁不找好丈夫(呀)。
别人个丈夫出门做买卖,我个丈夫一片络腮胡(呀),一张死嘴壳。
男:今打今夜鼓,明打明夜鼓,今生今生讨不到好老婆(呀)。
别人个老婆绣花又绣朵,我个老婆一双大脚婆(呀),大大个在被窝。
女:今打今夜鼓,明打明夜鼓,今生今世嫁不找好丈夫(呀)。
别人(呀)个丈夫呀又挑又会驮,我个丈夫好吃又懒做(呀),一个虱也不曾掐。
男:今打今夜鼓,明打明夜鼓,今生今生讨不到好老婆(呀}。
别人(呀)个老婆呀洗碗又洗锅。我的老婆打碗又打锅(呀),一只个苯脚婆。作品:《算命》版本地区具体内容绩溪县嫂在房中绣花巾,耳听门外叮当声。开开门来请先生,报个八字给你听。
先生掐指算一算,还有三年再动婚。嫂嫂一听抿嘴笑,骂声瞎子滚出门。
头抬生过了,二胎要临盆下面这是一首反应了婆媳关系的民歌,值得回味。作品:《亲家》版本地区具体内容绩溪县亲家亲家你请坐,尔家女儿不是货。
叫亻巨扫扫地,担把笤帚舞把戏。
叫亻巨抹抹桌,爬到桌上裹小脚。
叫亻巨烧烧锅,担个火叉望着我。
叫亻巨煮煮饭,一半生一半烂。
叫亻巨挑挑水,担个扁担舞小鬼。
叫亻巨关关门,担起门闩乱打人。
叫亻巨拔拔葱阝岂,站在田里哭公公。
叫亻巨抹掰苞萝,坐在田里哭婆婆【注释】亻巨,方言,“她/他/它的意思。苞萝,方言,即“玉米”。火叉,即“火钳”。担,方言端着、拿着的意思。尔,方言“你”作品:《四季调》(节选:第二节)版本地区具体内容祁门县夏季里来热难当,日夜(那个)辛苦为谁忙?
流尽血汗呀浇田地,望(那个)今年有余粮作品:《姐妹看灯》(节选)版本地区具体内容祁门县姐妹们打扮去看灯。
(文白)姐姐哎、妹妹呀,大家快梳妆。
金钗头戴,乌云两边分;大红裤,绣花裙,小金莲不过两三寸。作品:《杉树林》版本地区具体内容祁门县我家住在杉树林,手把杉树望亲人。娘问女儿望什么,数数杉树几多根。几多根,哪知我在望亲人。
干妹住在竹子窠,手把竹子望情哥。娘问女儿望什么,数数竹子几多棵。几多棵,哪知我在望情哥。作品:《看娘亲》版本地区具体内容休宁县栀子花,乒乓乒(捶鞋声);茉莉花,上刀心(切鞋底);做双花鞋看娘亲。
娘亲怀我十个月,月月辛苦到如今。
一只鸟,绿茵茵;买花线,穿花针;做双花鞋看娘亲。
娘亲怀我十个月,日日月月都耽心。
彩调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它起源桂北,分布甚广。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历史沿革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徙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
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辛亥革命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摇旦腔、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强盗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板类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的有“一条龙”、“三点头”也叫“长锣”、“一钹”、“三钹”“四钹”等。
彩调表演中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矮子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遮羞扇、摆扇、摇扇、抛扇、滚扇、波浪扇、合壁扇、反接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浆、撑篙、刀枪,真可谓万能道具。
各行当的亮相也称“亮台”,作多达十余种。有台角亮相、开扇亮相、抬扇亮相、压扇亮相、侧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有金鸡独立、伏虎卧龙、醉仙卧枕、回头望月、秋波回顾等。
角色行当
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生行
细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
小生多饰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有志青年,表演唱、做、念、舞并重,以演载歌载舞的小戏居多,其中不少角色原为丑行应工,1949年后,因丑行面部化妆涉嫌丑化劳动人民而改由小生行应工。如《王三打鸟》的王三等角色即是。
老生多饰年事已高的正面人物,鹤发白须(贴须),重唱功。如《五子图》的许凤山,《五娘剪发》的张广才,《土地帮工》的土地神等。
娃娃生饰未成年的小孩,如《王麻接姐》的王麻,《狗保闹学》的狗保及学童等。演出时,常以学员扮演或由花旦、小生代脚。
旦行
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花旦常演载歌载舞的戏,表演敏捷优美,活泼热烈、俏丽可爱,唱、做、舞并重。如《王三打鸟》的毛姑妹,《龙女与汉鹏》的龙女,《刘三姐》的刘三姐等。
正旦言行稳重,举止端庄,以唱、做见长。如《换子记》的庞氏,《下南京》的三妹,现代戏《三朵小红花》的妈妈等。有时也饰性格开朗,办事泼辣的人物,其表演近于摇旦,如《双打店》的孙二娘,《塑菩萨》的张二嫂等。
老旦所饰人物有白发持杖的婆婆和一般老妇人,性格多样,身份不一,均以唱、做为主。如《娘送女》的妈妈,《换子记》的家婆,《媳厉婆》的婆婆等。
摇旦又名丑旦,多饰泼辣的店二嫂、媒婆和巫婆等人物,表演重念白和做功。如《刘三姐》的媒婆,《凉亭斗火》的二嫂子,《恶媳变牛》的媳妇等。
彩调剧中,旦行的剧目很丰富,有“无旦不成戏”之说。
丑行
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
正丑所饰人物多为农民和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有老有少,性格各异,均为喜剧中正派人物,表演诙谐滑稽,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如《油漆匠嫁女》中的胡漆匠,《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烂丑多饰演不务正业之辈,以扭矮桩为主要步法,面部肌肉灵活,喜怒无常,言行滑稽,以念、做见长。如《王二报喜》的王二,《汪三吹烟》的汪王,《双打店》的胡瓢二等。
褶子丑又句长衫丑,所饰人物多是较有身份者,表演以高、中、矮桩为基本步法,念、做见长,扇花技巧较多。如《隔河看亲》的刘老爷,《洗绣鞋》的马金龙,《半夜拜菩萨》的县官等。彩调剧丑行的表演富于特色,剧目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