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成人礼”是什么意思。羌族婚嫁中为什么要摆礼摆礼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耳垂大的人有福气在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中,都有通过成人礼象征从童年进入成年的传统。
成人礼的仪式五花八门,通常很痛苦,偶尔还会有致命的危险。如果你刚好是尼日利亚欧哈非(Ohafi)部族的一员,就需要经历用弓箭射杀鸟类的仪式;如果你身在马赛(Massai)族,要成为战士,就需要进入荒野之中,猎杀一头狮子,才算完成仪式。尼-瓦努阿图(Ni-Vanuatu)部族的青年还要忍受带刺荨麻抽打阴茎的痛楚,然后再让人用碎竹片割下包皮;刚行过割礼的班图(Bantu)少年,则必须让人用辣椒粉喷在裸露的伤口上。胆小的男孩确实受不了。
许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感叹现代社会中没有成人礼。的确,除了狂饮烂醉弄坏自己身体、考到驾驶执照和失去自己童贞之外(不一定全是按这个顺序),男孩子没有多少办法去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些社会评论家把充斥街头的团伙与暴力行为归咎于青春期少年睾丸激素激增,需要发泄所致。在过去,如果出现顽劣的少年,就要送到族中长者那里接受管教。
迈向成人的阶段
几乎所有传统社会奉行的男性成人礼都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男孩要脱离正常的生活,同时将幼稚的特征去掉。在这一阶段,通常要斩断对家庭的依赖——既切断所谓的裙带关系——象征性地表示童稚“已死”。玻利尼西亚(Polynesian)的提冠皮恩人(Tikopian)会在接受成人礼的男孩身上涂满像血一样的姜黄和椰子油的混合液,以象征男童“已死”。第二天,男孩的亲属开始服丧。在这期间,他们会为“死去的”孩子不断地哭喊。
第二个阶段是蜕变期。在这期间,要对接受成人礼的少年进行某种形式的测试,以确定他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资格。通常会在这个阶段中进行割礼或其它形式的身体改造,如锉牙或纹身等。非洲以游牧为生的库族(Kung)的年轻人必须分别杀死一只雄性和雌性的大型动物才可获得认可,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动物被杀死之后,还要分别在青年的胸口、背部和手臂上割开一道垂直的伤口。然后从被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油脂,与草药混合,涂抹在伤口上。伤口愈合后留下的伤痕便成为成年男性身份的永久象征。
最后一个阶段是回归日常生活的阶段。这时,成为男人的少年不仅社会地位可以提升,他们的身份也会得到重新认定。在这一阶段,通常会搞一个包含音乐、舞蹈和艺术表演的社交庆祝活动。在塞拉利昂的门德族(Mende),当年轻男子获准参加神秘的坡罗(Poro)会时,一位女性官员会用一根绳子拉拽他,象征着将他从孩提时代笼罩在他四周的坡罗精灵那里解脱了出来。这样的仪式象征着重生,也象征着青少年时期与成人时期的争夺战。
这就是由男孩变成男人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轻松。
割礼仪式
接下来就要讲男人们很敏感的问题。唔,就是男性气概的象征——割礼。割礼仪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之中。
穆斯林人、犹太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都有割礼风俗。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s)和玻利尼西亚人(Polynesians)也举行割礼。甚至古埃及人以及某些美洲的印第安人显然也举行割礼。“割礼”当然指的是割下男性的包皮,就是一般覆盖在敏感的阴茎**上的松驰的卷状皮肤。
不过,在开始说明施行割礼的具体步骤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要施行割礼吧。上面已经说过,要从男孩变成男人,一律要在身体上进行某种改变,以作为成年的象征。肯尼亚的吕欧族人(Luo)在施行成人礼时将接受成人礼的男孩下排门牙拔掉。扎伊尔利斯族(Lese)人的成人礼比较轻松,只为接受成人礼的男孩理发。其他大部分部族的青年男子则要忍受世界上最冷酷无情的一刀:割礼。不过,如果某个部族施行割礼是为了卫生,那就应该叫做最仁慈的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剃掉的头发可以再长出来,但包皮却是永远也长不回来了。
除了象征迈入成年期之外,有时施行割礼也是为了增强性能力。有一个瓦努阿图族的民间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个女人同时奉两兄弟为丈夫。其中一个丈夫在花园里干活时不小心被竹片切掉了阴茎顶端的那块皮。虽然受了伤,但是因为这个意外,他和妻子的性生活却有了令人惊喜的改善。妇人的另一个丈夫为了自己的性能力而痛苦不已,为了能在床上与兄弟平起平坐,也割掉了自己的包皮!
现在来看一看施行割礼的方式吧。作为一种常规,施行割礼的机械都是在社会中随手可得的常用铁制或钢制工具。说到用手操作,汤加人(Tangan)人通常会徒手将包皮撕下,不过有时候也会使用竹片或蚌壳。希伯莱人(Hebrew)的历史档案中有使用硬石块进行割礼的记载。而后圣经时期的犹太法律则允许使用玻璃或除了芦杆之外的其他任何器具进行割礼。在澳大利亚中部,曾先用火杖,后用石刀完成割礼仪式。(哎哟!)
您是否曾纳闷这些被割掉的包皮到哪去了?现在您不用再纳闷了!
在很多远古的社会中,人们会把这些包皮埋藏在土里,以防被利用来施行妖术,就像剪下的指甲一样。在非洲西海岸,人们会把包皮浸在白兰地酒中,再由割除包皮的男子喝下。阿尔及尔(Algier)的阿拉伯人会把包皮裹在布中,然后放在树上或动物身上,再一起送给外科医生当作礼物。马达加斯加的荷法人(Hova)会把包皮裹在香蕉叶中,然后喂给小牛吃。在众多其它的社会中,人们则会让包皮干燥,再由原来的所有者戴在脖子上作为护身符,或给这个男子的母亲作为亲情的纪念品(噢,呸!),这与婴儿的第一颗牙齿,或第一次理发时从婴儿头上剪下的头发没什么两样。
在大洋洲,阿努拉人(Anula)会把包皮埋在水池旁,好让荷花盛放;瓦拉孟加人(Warramunga)会把它放在树洞里,吸引可食用的美味虫肴——木蠹蛾幼虫。谁说男人没有用呢。
摆礼就是将彩礼摆出来,让宾客们观赏和评论,此举称为摆礼。在摆礼的时候,双方还要说个四言八句。男方迎亲的知客唱说: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穿戴衣帽样件全;
虽如意也不失面;
亲戚朋友来观点。
接着新娘的父母说:
山高水断亲相连;
花红绿叶婿操钱;
礼物整洁福不浅;
不周不到请包涵……
唱着唱着接亲的人便把新娘迎走了。
羌族婚嫁风俗:
据宁强县政府网载,解放前,婚姻遵古训陈规,极重父母之命。一面未见,一言未交而成婚的喻为“隔口袋买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讨口子(乞丐)背背篼”,一般妇女无择偶的自由。
妇女离婚,寡妇再嫁,视为大逆不道,备受歧视刁难。男子再婚纳妾,则认为是理所当然。虽提倡一夫一妻,但财主豪绅三妻四妾为所欲为。
抱子,婿、上门、填房、留女嫁男等婚姻,多受歧视。童养媳多见于贫寒之家。招夫养夫,系丈夫丧失劳力,生计无着,不得已而为之,联姻条件,明清时期,论门第不论财礼。民国时期门第财礼兼论。联姻步骤,一般有提亲、合婚、见人、落话、过礼、接人。
红爷(媒人)受托向男女双方家长提亲,若欢喜开亲,即互换生辰庚贴,算命合婚。若互不相克,就可约期见人,双方同意,即接受信物,约期订婚,俗称“落话”、“插毛香”或“作定准揖”。继后,择期过礼,女方开礼单,男方到期如数送至女家,女家宴请户族至亲品评,称“过礼”。最后,订期接人,即结婚,女方叫打发女,男方叫接媳妇。姑娘出嫁须哭陪嫁(嫁歌),否则,遭非议。别的姑娘亦可代哭。男方送钱给女方,女方红纸包封若干份,赠贺喜姑娘,叫“姊妹封”。巴山一带时兴将36斤面做12个大镆送女方。女方将镆切成小块,分赠亲友。婆家礼物中的两瓶酒,娘家回赠男方一瓶泔水,据称,这样女方到婆家养猪易成。
出亲时,新娘顶红绸盖头,由兄弟背上轿,年幼弟妹1人押轿。此时嫁歌尽道惜别之情。鞭炮之声中花轿起程,押礼先生、接亲娘子、行嫁(抬陪奁)、吹鼓手先行,花轿相继,送亲一行随后。途中若遇到别的结婚花轿,新娘交换手帕。花轿到男家门口,迎亲娘子扶新娘出轿入室拜堂。礼毕,新娘新郎争先而入洞房,谓之“抢房”。洞房中,新郎用擀面杖或秤杆将新娘头上盖头挑去。新娘坐椅上,迎亲娘子给新娘上头(将辫子挽成发鬓),给新娘送洗脸水、铺床,新娘以礼封相赠。入夜,亲友闹房。广坪地区,新娘一到婆家,便蒙头大睡。翌日方起拜客。婚后3天,新婚夫妇携礼品回娘家叫“回门”。婚后10天,娘家接新娘回去住10天,叫“住十”。
解放后,实施新婚姻法,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政府发给结婚证书,即为合法婚姻。禁止包办买卖、重婚纳妾和童养媳。离婚、再婚、男到女家受法律保护。
算命合婚、哭陪嫁、坐花轿、拜堂、上头等旧习成故事。婚事新办,蔚然成风。过礼财物,不多苛求。婚礼、宴席,随乡就俗,唯阳平关、巴山“十大碗”较特殊。新娘不守洞房,而是席上酬客敬酒。集体结婚、旅游结婚流行一时。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宽裕,婚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视俭朴为小气、寒酸,城镇尤其显著。在农村过去只给吹鼓手、押轿人和交钥匙者礼封。而今,新娘的离娘钱、过河钱、进门钱等名目多至10余种,新婚旧俗,视为当然。
羌族婚礼:
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淳朴的少数民族,她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传统民风民俗、衣食住行、生丧嫁娶,无不凸显出独有的民族特色和风情,尤其是结婚礼仪。
羌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孩提时代就由父母定下娃娃亲。16岁时吃“小酒”(称许可酒),表示同意这门婚事;18岁吃“大酒”,男方要到女方家送财礼、衣服、首饰,如果女方收下了礼物,表示女方已应允,可以商量办婚事了。这时,男方委托的“红叶”(即媒人)于中秋节后到女方家提亲,初步商定结婚的日子,并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到寺庙上,请“喇嘛”或“端公”算命,看双方的“八字”时辰,是否合得来。由“喇嘛”或“端公”打卦来决定结婚的良辰吉日。
结婚日子一旦商定,待嫁的羌女就自己动手做起手工鞋(不得让人帮做),一般都要做一柜子,花色各异的各式布鞋,以便拿到男方家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其它诸如衣服嫁妆之类可请裁缝制做,也可以自己做,陪嫁的东西也开始紧张筹备。男方家则准备新房、迎亲的物品、办喜事需要的诸多钱、物。临近办喜事前三天,“红叶”再次来到女方家商量办喜事的一些细节。
羌族人办婚事场面盛大、时间长、热闹而隆重。从办喜事之日起到拜完长辈、亲戚,前后需要两个多月时间;婚礼一般都在每年农历十月份以后进行。除长辈、亲戚外,全村寨的人都要去参加,无论是过去有多大仇怨,这时都要顾及全村寨的脸面,抛弃前嫌上门恭贺,以显示羌族人的宽容和团结。
结婚当天下午,新郎官就要到新娘家迎亲。迎亲的姑娘背个背篼,上插两根蜡烛,内装有两瓶酒、一把木梳、一张红盖头、一副耳环、坠子、三尺红头绳及两个直径50厘米的月亮和太阳馍馍。新娘方送亲也要举行隆重的一系列仪式,除请客吃饭外,送亲的头晚要举办“花夜”(即“对歌”)。姑姑、姐姐和全村一起长大的姑娘们参加“对歌”:姑姑、姐妹或朋友们“责怪”新郎把新娘“哄”走了;“骂红叶”千方百计把新娘“骗”走了,或希望新娘到男方后要尊敬丈夫,孝敬公婆等;紧接着参加婚礼的人一齐跳锅庄舞,喝咂酒,吃烤羊肉。而新娘午夜时分就开始梳头挽髻,插根簪子,用棉线拔掉额头上的苦毛,表示从此结束了姑娘身份进入妇女行列。在一片唢呐声中,哥哥背着新娘绕全村走一圈,以示告别生她养她这片土地和众乡亲;沿途的亲朋好友们端着米酒在屋门迎候,送上一杯米酒以示关爱;随后,新娘在亲人的簇拥下,坐进花轿起程。
到男方家后,新娘有意不下轿或下马,也不进门,待新郎给了过门钱后才下轿或下马。然后,新娘跨过一个竹篮、一碗米,新郎则从屋顶上抓一把米往新娘头上撒去;新娘进屋后,送亲的人不能进去。在堂屋,神龛上点着香蜡,新郎父母端坐在上方位,司仪连呼新郎新娘“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拜毕,新郎挽扶新娘入洞房,外面开始开宴就餐。新郎新娘烧香蜡纸钱在祖宗面前祭拜,表示二人已正式结婚为夫妻,请列祖列宗放心,并发“千子”给长辈们,远方客人就坐。
次日,男方的长辈们、兄长依次请客三天以示庆贺。三日后回门(即回娘家)。至此,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方告结束……
在面相学中,耳朵是主管一个人的智力和学业运势的!
(1)如果一个人有对大耳朵,说明他心胸宽广,平时处事善于为别人着想,人缘好;如果耳朵大,耳垂又有肉的话,的确是一个有福气之人!财运上正财和偏财都很好,并且很会赚钱,生活富足。
(2)如果这个人是耳朵厚,耳垂有珠,说明他心地善良,天资聪颖,一生都很有福气,并且他们都很有商业头脑;一般来说,这类人性格温和,脾气好顾家,而且比较长寿。
(3)耳朵薄又比较软的人缺乏主见,做事情也没有耐心和毅力,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一天是一天,没有计划也没有行动,一生可能会过的比较穷困潦倒。
(4)如果是小耳朵,肉少、没有耳垂,在面相中是不被看好的,他们性格冷漠,脾气也不好,朋友少、平时处理事情少了人情味,工作中遭遇不少挫折,并且赚钱辛苦,运气也不太好的一类人。
虽然在面相学中耳朵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财运如何,但面相学中也讲究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的生活环境,流年运势、等等都会影响他自身的体貌特征。现在看是坏,将来也未必是坏,修身养性、多做好事,才会有真正的绵长福气。
拓展资料:在民间一直有这么个传说:“耳朵往前照,不是骑马就坐轿”;就是说这个小孩耳朵很大,将来一定是个有福之人。
记得小时候也常常听爷爷奶奶夸赞刚出生的小孩,多大的耳朵啊,以后会很有福气的!虽然说这种说法有点夸张的意思,但老人这种夸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是有一定依据可供参考的,比如我们平时烧香拜佛时,你会发现,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等很多佛像神灵耳朵都很大。